年7月11日17时36分,
双肺“焕新”的64岁患者徐先生
被平稳推出手术室送入综合ICU病房,
标志着江西首例肺脏移植手术
医院完成。
据了解,徐先生来自鄱阳,8年前因胸闷气短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很快就因为呼吸衰竭不得不长期依赖无创呼吸机维持生活,几乎不能下床,给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去过很多地方求治,但症状日渐加重。徐老说,时刻都要佩戴呼吸机的生活让他“生不如死”,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摆脱呼吸机,能够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经过多方辗转,医院胸外科治疗,考虑患者已处于终末期肺病,唯一希望是接受肺移植手术,患者和家属也表达了强烈的接受肺移植的意愿。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最终决定为徐老先生实施肺移植手术。在众多大器官移植中,肺移植手术属于最复杂、最难的一类。医院高度重视,本次手术特别邀请了有“中国肺移植第一人”之称、医院陈静瑜教授及其团队来院指导和支持,在双方密切配合下,终于成功开展了此次肺移植手术。7月11日清晨,医院OPO团队成功在院内开展了一例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徐先生和其他在医院排队等待移植的患者终于迎来了延续生命的机会。肺移植准备工作从早上5点半开始,专家团队几乎同时开始了供体、受体的双边手术,医院胸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学科通力配合。供体这边,手术医生先将已经彻底罢工的左肺取出,此时,另一组专家把供体左肺修剪完毕,手术专家小心翼翼地装到了原来左肺的位置,先后完成支气管吻合、肺动脉吻合和肺静脉吻合后开始通气,通气后旋即开放肺动脉……一系列的操作谨慎细致,右肺同样操作。两侧移植肺吻合好之后,新移植上的双肺瞬间由雪白色变成嫩红色。这表明,新肺已经开始工作,手术成功了!守候在监控室里的医务人员发出了一阵喝彩和掌声!徐先生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进入ICU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据陈静瑜教授介绍,患者术后还需经过近3周的康复恢复期,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闯过移植肺急性排斥关、感染关和维护心肺功能关等重重关口才能康复。出院后的前3个月内,徐先生还需要好好保养、定期随访复查,3个月后,他便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了。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全表示,以往江西的肺移植患者都要离赣进行治疗,费用高昂。现在,不用出省也可以做肺移植手术了。“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二,空气质量好,正是肺移植患者术后康复首选之地”,徐全对肺移植技术在江西的发展充满信心。医院高度重视肺移植技术的开展。年就启动申报心脏、肺脏移植资质的相关工作,共派出两批团队共13人赴顶级肺移植中心进修。经过全院上下3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精诚合作,终于于今年6月10日,经国家卫健委发文批准获得肺移植资质,医院也成为江西唯一一所同时具备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6医院,也是全省拥有器医院。获得资质后短短一个月,全省首例肺移植手术就在医院成功开展,医院成为年全国同批获得资质单位中第医院,一举带动全省器官移植事业实现新跨越、开辟新领域。
据悉,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体现。
江西医院年开展肾脏移植,年开展急诊抢救性肝脏移植并完成全省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年开展心脏移植,年开展肝肾联合移植,年开展胰肾联合移植,年开展全省首例亲属活体肝移植,年完成首例成人活体供肾儿童移植,年开展全省首例尸体儿童供肝儿童移植,年开展全省首例单一受体第三次肝移植,年开展尸体儿童供肾儿童肾移植,是江西省较早开展器官移植工作和首批通过国医院。
截至年7月10日,医院累计开展肾移植多例、肝移植近例,肝移植患者最长存活期为15年,肾移植患者最长存活期为25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未来,医院将不断开拓创新,一如既往地为全省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江南都市报点击下方“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