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背井,谋生在外,这是许多福建儿女不得不做出的艰难选择。每年,超过百万的福建人,为了更好的生计,踏上了离家的旅程,涌向那些经济更为繁荣的城市,甚至跨足国际。在陌生的土地上,他们为了梦想而坚韧地奋斗,而那个能让他们心头潮湿的故乡,福建,却渐行渐远。
尽管在外奔波多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每当春节来临,那份对家乡的思恋之情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回到故土的那一刻,满眼都是熟悉的景象和熟悉的笑容,那一份烟火气弥漫在空气中,如同温暖的拥抱。不论在外经历了多少坎坷,那一份亲切感和归属感,总是能在家乡找到。
而在回家的旅途中,福建各地充满烟火气的美食,更是让人倍感欣慰。这些美食不仅勾起了味蕾的记忆,也勾起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盘点福建各地区充满烟火气的美食,哪一款美食最让你有归属感和亲切感?
一、福州
鱼丸是福州引以为傲的地方小吃之一,别具特色。这些小鱼丸在烹煮后,浸泡在美味的高汤中,配以新鲜的葱花,漂浮在汤面上,如同璀璨星辰,因此得名“七星鱼丸”。福州鱼丸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口感极佳,筋力出众,即便长时间的煮沸也不会失去其特有的质地。它们呈现出洁白、晶亮的色泽,嫩滑而清脆,充满弹性,鲜美的味道则充分展现了海鲜的特殊风味。
荔枝肉是福州市骄傲的传统名菜,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这道美食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的灵感,以白色的马蹄和独特的十字花刀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巧妙的烹饪,最终呈现出与荔枝惊人相似的外形,因而得名为“荔枝肉”。荔枝肉彰显了典型的闽菜特色,以其酸甜可口的味道而著称。这道美食在福州地区极为常见,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肉燕也是福州传统独具特色的小吃之一,蕴含着平安和吉祥的美好寓意。其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着文化的情感和传统的味道,是福州人家家户户都擅长制作的美食。肉燕的制作方法多样,蒸煮两法皆宜。它在福州家庭中常常出现,是一道令人喜爱的家常菜。福州人更有一项独特的传统,将肉燕与去壳的鸭蛋相搭配,创造出了“太平燕”,成为了婚礼、聚会和庆祝宴席上的一道重要佳肴。
二、莆田
莆田的焖豆腐,是这个美丽城市的一道独具特色的佳肴,它以其绵软嫩滑、鲜香可口而闻名。焖豆腐的烹制方法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美食传统。它的色彩丰富多彩,有红、黄、绿、白的缤纷,质地松软,口感清新而淡雅,充满了鲜美的风味。
红团由糯米粉和香甜的红豆沙等原料制成,巧妙地包裹在椰子、花生、芝麻等多样的馅料中。红团呈现出红红圆圆的形状,代表着幸福、吉祥和家庭团聚,蕴含着繁荣昌盛的美好寓意。
煎粿以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香甜有弹性的口感而自豪。煎粿外酥内嫩,米皮薄若蝉翼,点缀着香气四溢的花生碎和翠绿的葱花,宛如一幅美味的画卷。如今在酒店或餐厅中难觅踪影,但无论何时,店内总是人来人往,食客络绎不绝。这并不仅仅因为其美味无比,更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从小吃到大的珍贵回忆。三、泉州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独特名小吃之一,堪称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制作过程以选用优质鱼类为主要原料,其中以马鲛、鳗鱼、鲨鱼等最为上乘。这些高品质的鱼卷,融入了制作师傅的精湛技艺,给人一种入口即化的柔润清脆感,咀嚼时充满了齿颊留香的美妙体验。最令人惊喜的是,尽管享受到了鱼的美味,却不见一丝鱼肉的存在,也没有一丝腥味的干扰,只有一种独有的清新滋味。
深沪鱼丸,是晋江传统的珍贵小吃,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和美食传统。这种鱼丸在形状上有多样选择,有圆形、块状,甚至还有仿鱼形状的创意。无论其形状如何,深沪鱼丸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雪白晶亮的外表、下锅后膨胀力强、质地柔软、入口鲜美细腻,令人回味无穷。坚韧的质地和雪白的外观,不仅保持了食物的品质,也赋予了它独特的口感,入口后的柔润和清脆令人陶醉。
永春石鼓白鸭汤,以其丰富的美味特点而声名远扬,被誉为不可错过的珍宝佳肴。这道汤品的特色之处众多,包括香滑细嫩、肥而不腻、汤浓味美、齿颊留香、芳香四溢、珍馐美味、回味无穷、鲜嫩多汁。选料精细,调料丰富多样,火候到位,色、香、味俱全,成为永春地区的一道美味代表。
四、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一道备受瞩目的特色小吃。沙茶面之美,在于它独特的汤头。厨师们用精心熬制的沙茶酱制作浓郁香郁的沙茶浓汤,将其与闽南风味的油面相融合,再搭配上各式各样的个人喜好配料——豆制品、虾、鱿鱼圈、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如果您喜欢辛辣口味,还可以淋上一小勺辣油,使口感更加香辣丰满,令人垂涎欲滴。
姜母鸭是厦门的特色美食,以低脂番鸭为主材,配以姜母、米酒、麻油和药材香料慢炖而成。鸭肉炖烂入味,姜母的香味更是令人回味无穷。这道美食具有气血双补、滋阴降火的功效,营养丰富但不油腻,适用于秋冬季。海蛎煎的制作方法是将海蛎煎至饱满均匀,然后搭配鸡蛋和新鲜蔬菜,最终撒上几颗海蛎,煎成一块美味的煎饼。海蛎煎的口感软糯,保留了海蛎的原汁原味,味道鲜美诱人。为了消除可能的腥味,一些厨师会在海蛎中拌入鸡蛋,使口感更加丰富。
五、漳州
四果汤,是福建漳州一带夏季消暑的最佳选择。这是一款特色的甜品,不仅口感清凉解暑,而且香甜爽口。四果汤的食材丰富多样,包括芋头、仙草冻、红豆、莲子、绿豆、薏米、西瓜等等。在炎炎夏日享用一碗四果汤,简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漳州卤面,是福建漳州的一道丰富多彩、充满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历史悠久,已传承了一千多年。与其他地方的卤面相比,漳州卤面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精致的面条,其中加入了碱水,使得面条更加筋道有嚼劲。汤底则采用了风干鱿鱼与猪骨熬制的高汤,再加入适量的水淀粉,使得汤底浓郁而醇厚。此外,漳州卤面的配料种类繁多,包括猪皮、猪大肠、猪肺、壳子肉、笋干、豆干等等。
面煎粿,是一道独具特色的漳州市特色风味小吃,制作材料包括面粉、白糖、苏打水、水酵母以及清水。这道美食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传统味道。
六、龙岩
清汤粉是龙岩的传统汉族小吃,以两种不同的配菜方式而闻名。一种是以韭菜和豆芽为主的配菜,另一种是以青菜为主。这道美食的主要成分是经过滚水烫熟的龙岩米粉,搭配特制的猪骨汤和各种口感美妙的佐料,制成了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汤粉。
簸箕粄是客家地区的一道著名小吃,起源于闽西客家地区的武平县、长汀、上杭等地。这道美食得名于制作过程,即用米浆均匀摊在簸箕中蒸熟,然后包入肉或菜馅。
芋子包永定的一道传统小吃,同时也是福建客家传统美食之一。其独特的制作过程使用了芋子和木薯粉来制作包子皮,包裹着丰富的馅料,如猪肉、笋干、香菇等,然后经过清蒸而成。芋子包的口感极为独特,皮软而糯,馅料香气十足,散发着令人垂涎的诱人香味,让人难以抗拒。
兜汤是上杭地区的传统小吃,分为牛兜和猪兜两种。制作方法是将肉切成细条,撒上地瓜粉拌匀后下锅煮熟,味道清甜爽口,价格亲民,曾是古时客家人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七、三明
碧玉卷是泰宁的著名小吃,以大米和新鲜韭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它的制作过程包括将大米和韭菜混合磨成浆,然后将浆料倒入锅中烙成薄饼,接着卷入香菇、熏肉、笋丝、豆腐干等丰富的馅料,最后煎成筒状,呈现出柔软润滑、色香味俱佳的特点。
板鸭是沙县的传统美食,同时也是三明沙县地区备受欢迎的民间佳肴。它是通过腌制、晾干和熏制而成的,具有卓越的质地,富含咸香的风味。板鸭的色泽呈现出黄润的外观,吃起来既清香爽口又不会觉得过于油腻,甚至不需要额外的佐料,单独品尝也能体验到其独特的美味和嚼劲。
肉脯干是明溪县的特色小吃,其制作过程依托传统工艺,精心制成。这款美食以精选的鲜猪后腿瘦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削片、腌渍、炭火烘烤等多道工序,完美保留了肉质的松软和甜美,同时散发出独特的原汁原味、熏香、酱香、麻辣以及悠长的回味。
八、南平
岚谷熏鹅是南平地区传统名菜的杰出代表,以精选的肥美鹅肉为主料,经过精湛的腌制和草木熏制工艺制作而成。这道美食不仅在肉质的搭配上做到了肥瘦得当,而且在烹饪过程中融入了独特的烟熏松脂香味,带来一种难以抗拒的辛辣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仁寿灌蛋是南平市顺昌县仁寿乡每年农历大年三十特制的独具特色的美食小吃。这道美食小吃融合了两重寓意,一是肉香蛋圆,象征着和睦团圆的福祉;二是外白内黄,寓意着财源滚滚而来。仁寿灌蛋的制作过程独具匠心,采用新鲜的青皮鸭蛋,将其注入香菇肉泥,烹饪后蛋的原味得以更好地突显。
笋燕是南平市延平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汉族名肴,被誉为“闽北一绝”。这道美食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食材而著称,包括粉丝、笋丝、胡萝卜丝、香菇丝等,使其口感丰富多样,既有滑嫩的口感,又有脆爽的风味,同时色、香、味俱佳。
九、宁德
宁德肉丸是宁德地区最为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的口感而广受欢迎。这道小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外皮,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地瓜粉揉制芋泥,使得肉丸外观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美食的诱人印象。在宁德地区,尤其以福鼎牛肉丸、柘荣牛肉丸、蕉城鱼丸和蕉城芋头肉丸子最为著名。
福鼎肉片是福建小城福鼎的一道特色美食,堪称与沙县小吃媲美的美味佳肴。其制作过程强调手工操作,选材考究,工艺独特,味道独具一格。在品尝福鼎肉片时,常常搭配酸和辣的调味品,以及当地特产的米醋和新鲜的香菜。这样的搭配使得肉片的口感更加美妙。香酸交融,让人回味无穷,令人陶醉。
寿宁米糕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特色小吃,以香甜的大米为主要原料而闻名。寿宁米糕可分为两种主要品类:白糕和菜糕。米糕是当地人钟爱的早点之一,其口感柔软,散发着清香的香气,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其美味。
在你们家乡,还有哪些美食让你有归属感和亲切感?
点关点赞不迷路,祝各位友友们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