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又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本草经集注》),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真海决、海决明、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药材学》),鲍鱼皮(《山东中药手册》),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的功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上品。今市售品分为光底海决、毛底海决和大海决三种。光底海决原动物为九孔鲍,毛底海决原动物为盘大鲍,大海决的原动物为羊鲍。其它名称真珠母,鳆鱼甲,九孔螺,千里光,鲍鱼皮,金蛤蜊皮。
2入药部位动物的贝壳。
3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4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5主治病症(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6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20g,打碎先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点眼。平肝清肝宜生用,点眼应缎后水飞用。
7使用注意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8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干燥。
9生理特性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咸。
皱纹盘鲍:呈长補圆形,长8~12cm,宽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羊鲍:近圆形,长4~8cm,宽2.5~6cm,高0.8~2cm。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宽11~14cm,高3.5~6cm。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长5~8cm,宽2.5~3.5cm,高约1cm。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白鲍:呈卵圆形,长11~14cm,宽8.5~ncm,高3~6.5cm。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平。
饮片石决明:呈不规则的碎块。灰白色,有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气微,味微咸。
煨石决明:呈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或青灰色,无光泽。质酥脆,断面呈层状。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中药鉴别真伪》
10产地杂色鲍产于我国福建以南沿海,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皱纹盘鲍产于我国辽宁、山东、江苏等沿海,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羊鲍、耳鲍产于我国台湾、海南、西沙群岛,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均有分布。澳洲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白鲍多混在澳洲鲍中,具体产地不详。
特别推荐
南怀瑾肚脐贴
温补阳气、驱寒止通
安全剂量,调节免疫力
对手脚发凉、怕冷、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限时优惠
1盒49.9元买2送1
推荐理由
①它可以调理肠胃,养血安神,对手脚发凉、宫寒、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疗效。
②保护心脑血管,防癌、防三高,帮助气血传遍全身,排出湿气毒素。
③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还能调节四肢关节疼痛、肩颈酸疼、肩周炎、腰酸背痛。
三七小知识:每天说三七,说药材,欢迎中医中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一起来交流,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