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繁花秋有果,
夏领奇绝冬赏景。
和平古镇、天成奇峡、云灵山大峡谷……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
邵武市做新做活“旅游+”文章。
生态优美、场面壮观的垂钓赛场(余晓勤摄)
旅游融合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融合养生、工业、农业等,为美丽的景区注入了新的内容和业态,打响了“绿色南平、快乐武夷”“诗画邵武”和“书香邵武”品牌。
“文化和旅游、体育的有机融合,既给文化‘加码’,给体育‘增色’,更为旅游‘赋能’,对于壮大文化体育事业和文体产业、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邵武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蓝金德介绍说,“11月初,邵武市获批全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更增添了我们做好‘旅游+’文章的动力。”
深挖文化,全域发力深融合
“没想到闽北的小镇竟也有这样的场所。”国庆长假,一支来自上海20多人的自驾游团对和平古镇赞不绝口,领队说:“我们原定只在邵武待一天,但和平古镇的文艺气息让我们都不舍得离开了。”
和平古镇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拥有众多的宗族祠堂和家庙,其中,以黄峭及黄氏家族为核心的“家”文化是和平镇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和平镇提出了“万物和平,家由心生”的家文化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古镇品牌的打造,推出“和平·家”超级IP,成为集文化体验、乡村游憩、山地度假为一体的中国家文化度假目的地。
通过推行“旅游+文化”战略,全域发力,深挖资源,目前,邵武已打造了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红色金坑”,以家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平,花果风情小镇卫闽,樱花小镇大埠岗,体育小镇水北,影视文创基地桂林等10个特色小镇。
开幕式上傩舞表演(余晓勤摄)
此外,邵武着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其中,承载了邵武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傩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傩舞、三角戏、烛桥、花鼓灯等打造成文化旅游业民俗展示表演的主打品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深植进景区景点,在演绎中发挥文化生命力。
体育为媒,丰富旅游业态
今年,在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邵武市的体育赛事一场接一场——
8月8日,全民健身日启动,“铁城杯”篮球赛、“菁英追梦杯”福建省青少年足球邀请赛、3v3篮球赛陆续举行;
云灵山户外挑战赛
9月13日,云灵山户外运动挑战赛成功举办,来自26个县市30个户外团队人齐聚邵武,“激战”云灵山;
奋力甩杆(余晓勤摄)
上钩了。(刘建飞摄)
10月24日,郊野钓鱼大赛在云灵山举行,好山好水,尽享垂钓之乐。
……
“自8月至今,我们已经举办了17场赛事活动。”邵武市文体旅局副局长刘晓倩介绍,“11月至12月,还将举办一系列赛事。”
古道越野赛
体育为媒,邵武积极探寻“旅游+体育”模式,丰富旅游业态发展,推动叠加外溢效应,让全民健身给邵武旅游业态增光添彩。
为承办好大型体育赛事和办好特色文化活动,邵武各大景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水北镇龙斗村规划了总面积16余平方公里建设水北特色体育小镇,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建设,争创国家级特色体育小镇。
邵武市着力发展了一批夜经济项目。图为酒吧一条街
除了文化和体育,“旅游+”模式还在邵武广泛开花,瞄准养生、乡村振兴、工业、农业等相关领域,实现从一个旅游“特色小吃”到旅游“大餐”的整体提升,从点到线到面的华丽转身。
“旅游+养生”模式,邵武市重点建设水北体育养生旅游,推进武夷温泉养生、南武夷药博园、正和堂、卫闽迷宫益智养生等一批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项目做活做大做实,并积极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工业”策略,培育旅游观光工厂,积极推动味家竹艺品制造、现代家用、顺鑫肉牛等邵武特色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业观光旅游;而“旅游+农业”,将通过丰收采摘节、闽台农业产业园、鲜花经济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促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旅游+”的带动下,邵武的节日赛事丰富多彩起来,外地游客涌进来,当地消费旺起来,推动全市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邵武经典旅游线路推荐
#
精品线路一日游
线路1:
天成奇峡-和平古镇-大埠岗樱花小镇-云灵山景区
线路2:
卫闽花果风情小镇-武夷温泉度假村
#
精品线路二日游
线路1:
D1:武夷山出发-张三丰太极广场-福山森林公园-熙春园-云灵山旅游景区-画舫夜游紫云湖
D2:卫闽花果风情小镇-武夷温泉度假村-泰宁
线路2:
D1:武夷山出发-金坑红色旅游-和平古镇-天成奇峡景区
D2:大埠岗樱花小镇-中央苏区纪念馆-民俗馆-李纲纪念馆-云灵山景区/武夷温泉度假村-泰宁
#
精品线路三日游
D1:武夷山出发-中央苏区纪念馆-民俗馆-李纲纪念馆-云灵山旅游景区-画舫夜游紫云湖
D2:金坑红色旅游-和平古镇-天成奇峡景区-大埠岗樱花小镇
D3:卫闽花果风情小镇-武夷温泉度假村-泰宁
来源:闽北日报(卓如茵何兴明刘建飞邓贤龙/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