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专员杨修武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丰富发展了金融科技应用的领域。“金融+生态”对接数字中国的多元生态系统,快速兴起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推动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的竞争力。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丰富发展了金融科技应用的领域。“金融+生态”对接数字中国的多元生态系统,快速兴起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推动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的竞争力。未来,量子计算形成的科技成果或将会持续增强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能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技术是经济新业态的驱动力,数据是生产要素,算法算力就是生产力。因此,金融业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底层技术的研发投入,注重研究新科技成果对金融业的影响,将科技成果与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合推进,积极应对新科技对金融行业可能产生的外部效应。同时,对金融机构来讲,要统筹发展核心金融科技、保险科技;对金融监管部门来讲,建立健全审慎监管与鼓励创新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坚持不断深化监管改革理念,以“监管沙箱”机制为切口,改进和完善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新一代信息科技是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变革的新动能一是科技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保险业借助于数字技术可以快速捕捉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数字技术在算法、算力和预先研发上的数据模型作用,可有效增加和完善金融产品精准供给。“金融+科技”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获取客户的经营数据和场景数据,可大幅拓展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和场景的针对性,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分析和定价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协同管控风险,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金融科技不仅促进了线上支付工具的创新普及,而且有效提高了交易环节的效率,方便了客户金融资源配置需求,既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又良好体现了客户满足感。由此可见,金融科技不仅使得金融机构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对企业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形成金融服务和防范风险的科技支撑,而且可以有效地通过数据平台科技企业使用信息流量多少,实时监测资金流、现金流和物流,为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看三表的做法:电表、水表、煤气表)进而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实现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二是“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数字金融服务,特别是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数字金融服务,由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低、移动灵活等特点,极大地降低了对金融机构实体营业网点的依赖。第五代移动通信(5G)时代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利于推动金融服务的精准化、均等化和普惠化。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广泛运用金融科技可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不论身处何处都可以享受高效率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高、收益低、客户获得感不强,以及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