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际溪村是国家3A级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四星级旅游乡村经营单位。近年来,际溪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繁荣。
坚持规划先行,树牢绿色发展理念。
以生态理念为引领。聘请台湾上趣策划团队进行指导,突出“耕”“读”文化为主题的发展定位,将“耕读李家”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生态发展规划。
以生态项目为支撑。引进鹿趣园、铁皮石斛产业园等生态“无烟”项目,以资产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壮大村财收入,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反作用于旅游创收,形成良性循环。
以生态管护为保障。将生态观念纳入村规民约,建立“镇—村—旅游公司”三级环保监管队伍,建设生态护岸、公厕、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环境设施,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耕读李家标志性景观
探索业态融合,打造特色文旅产业。
打好“文化牌”。借力李春烨、江日彩、朱熹、杨时等历史名人出生、游历于斯的文化底蕴,开发国学讲堂、古遗迹、古民居等景区节点,构建研学营地,吸引广大爱好者前来躬耕励读。
打好“丹霞牌”。依托丹霞田园风光,吸引美术、摄影等爱好者前往写生创作,发挥好“中国最长丹霞岩槽”品牌效应,让游客们在奇景险峻、秀美壮观中体验“岩穴文化”。
打好“康养牌”。引进以静心修养、休闲度假为主的静心书院项目,打造集崖壁野生驯化、食疗、保健于一体的铁皮石斛产业园,形成了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的休闲度假村。
静心书院
聚焦精准脱贫,促进村民村财增收。
乡村旅游促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农家乐、家庭旅馆、采摘园等乡村旅游业态经营,带动创业就业,从业农户年均增收近3万元。
量化折股振集体。将村集体闲置楼房盘活,改造成青年旅舍,入股光伏发电、休闲驿站等项目,村集体与贫困户按照比例分红收益,实现长期造血功能。
招商引资正市场。镇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成功引进读隅山居、静心客栈等项目,既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又通过租金收益、资源有偿使用等方式,实现村财持续增收。
星空民宿
推动人才振兴,注入发展内生动能。
实施“能人回引”。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配强“领头雁”,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如,村党支部书记带头从事民宿经营,引导全村开办农家乐、家庭宾馆。
挖掘乡村人才。充分挖掘传承民风民俗、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当地特色“红米石”,开发“精油荷包”等特色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引进当代文青。充分利用台湾上趣智业团队常年进驻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优势,对“耕读李家”进行陪护式规划建设服务;加强与同济大学、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等高校合作,打造乡村DIY、乡村儿童教育研究基地等项目,持续吸引各地“文化人”下乡,着力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闽台美丽乡村交流中心
来源:市委乡村振兴办、泰宁县委乡村振兴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