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大金湖氣勢磅礡的丹霞地貌。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中國丹霞故事開始的地方」福建三明泰寧縣,千岩萬壑的丹山,與浩瀚湖水交相輝映,交織成獨步天下的「水上丹霞」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丹霞洞穴數量之多、洞穴群的規模之大、洞穴造型和組合之奇特、洞穴的可觀賞性之罕見,地質學家形容它為「丹霞洞穴博物館」。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經歷漫長而複雜的地質演化歷史,昔日的岩石,化作了今日的天然美景。公園由大金湖、八仙崖、金鐃山、石網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遊覽區組成。神奇秀麗的水上丹霞,深邃幽靜的峽谷曲流,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以及奇險峻偉的花崗岩石蛋地貌景觀,構成公園獨特的自然風光體系。其中,大金湖是公園的核心保護區。
峨嵋峰慈航祖庭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大金湖景區有氣勢磅礡的丹霞地貌,煙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水、水繞山,把分散於崇山峻嶺中的奇峰異石,以湖水為媒,聯結在一起,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景區包含金湖、上清溪、狀元岩、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
地質公園北部核心區的九龍潭景區,與上清溪、狀元岩等景區毗鄰,因四周九條蜿蜒如龍的山澗泉水匯聚潭中而得名,融合了「湖、溪、山、谷、峰、溝」的精華,擁有60多條峽谷、30多條巷谷、20多條線谷,被譽為「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
「峽谷大觀園」九龍潭夜景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除了地質公園,泰寧的第二高峰峨嵋峰,自然資源豐富;峨嵋峰自然保護區,以「松濤、雲海、日出」三大奇觀著稱。古樹老藤、奇花異草、絕壁險峰、流雲飛霧,美景處處。
泰寧古城內的尚書街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泰寧人文風貌不輸自然景觀。泰寧古城走過千年歲月,古街、古巷、古民居、古牌坊,比比皆是。縣城內保有明末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尚書第」,是大陸江南保存最典型、最完整、最有文物價值的明代建築群,為研究中國古建築和明代風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尤溪
朱熹故里朱子文化
尤溪朱子文化園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出自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詩人朱熹之手,詩中提及的半畝方塘,位於尤溪縣南溪書院內。
尤溪朱子麵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南宋建炎四年,朱熹在尤溪城南鄭氏館舍誕生,這裡後來被宋理宗賜為「南溪書院」。朱熹建構了以「義理、天命之學」為核心的「理學」,把儒學文化推向了另一個高峰,與孔子並稱「北孔南朱」。明弘治四年,明孝宗命有司於南溪書院特祭朱熹,首開朱熹誕辰官祭先河,從此南溪書院成為全國唯一於誕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
多年來,尤溪縣致力於保護、研究、開發朱子文化,建成朱子文化園、紫陽公園、大理公園、十里文化長廊等朱子理學文化景觀。
尤溪有深厚的朱子文化,也有古民居的建築文化。梅仙鎮的大福圳古民居,始建於清同治九年,落成於清光緒十一年,為清代尤溪九都坪寨人蕭士貺之子蕭良堯、蕭良銑、蕭良淦三兄弟和侄兒合建。整座房屋以「三堂七棟一書院」著稱,由內外院、角樓、工匠廠等組成,共有18個大小廳堂、多個房間。
尤溪風光秀麗,位於坂面鄉閩湖村的閩湖,是本世紀初興建大型水利樞紐街面水電站,截斷均溪後形成的人工湖,是福建最大的人工湖。
「閩」是福建省的簡稱,由此可見,閩湖雖處於尤溪界內,在福建省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位於福建最中心的位置。青山秀水,湖天映色,閩湖現已成為垂釣者的心中聖地。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尤溪聯合梯田
「綠海雲都」明溪,如散落人間的藍寶石。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年2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確認「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尤溪聯合梯田作為四個子專案(其他三個子項目是:廣西龍勝龍脊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之一,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眉毛丘,斗笠丘,青蛙一跳過三丘。」站在尤溪縣聯合鄉的梯田田埂上,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稻田,綿延悠遠,如詩如畫。千餘年來,生活在這裡的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立體生產系統,成為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
聯合梯田,如一幅大地版畫。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聯合梯田開墾於唐開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開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價值。梯田綿延於聯合、聯東、聯南、聯西、東邊、連雲、雲山、下雲8個村,最高海拔近米,最低多米,垂直落差多米,面積畝。梯田是一個天然的水稻基因庫。經過祖祖輩輩引種,至今保留有72個地方水稻品種,種其他作物。
河龍鄉的大洋梯田景觀區,有獨特的瀑布群,是閩江源頭之一。獨特的農耕技術和相應的文化習俗相結合,形成了以客家農耕文化、貢米文化、祁劇文化為核心的特殊文化體系,值得一遊。而明溪縣,是大陸唯一的「中國紅豆杉之鄉」,還是全球候鳥遷徙的三個通道之一,擁有4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是「中國黃腹角雉之鄉」。設有君子峰自然保護區,雪峰山、紫雲森林公園,以及明溪火山口地質公園、鳴溪濕地公園,享有「綠海雲都」美譽。
耕讀李家
美麗鄉村協奏曲
私家收藏文化大觀園:明清園。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泰寧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際溪村的「耕讀李家」,仿古客棧、青翠李家菜地,石斛煉苗基地生機勃勃,創客坊談笑風生....,清新美麗的田園風光,讓際溪村由傳統的農村,變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耕讀李家」所在的際溪村,早年是典型的貧困村,村民以種糧或者外出務工為生。年,泰寧縣發展鄉村旅遊,在「耕讀李家」打造過程中,一方面盡可能保存村莊原有風貌,凸顯丹霞田園風光;一方面引入森林康養休閒型態,建設靜心書院、閩台美麗鄉村交流中心、鹿趣園,打造多家民宿,新興文旅產業與農業融為一體。
耕讀李家,繪就際溪村唯美的丹霞田園畫卷。圖/本報福建三明傳真
村莊變景區,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際溪村,當地村民紛紛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民宿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田園、山林、小溪,繪就際溪村唯美的丹霞田園畫卷。
在泰寧,有一座以傳承、保護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和古木雕精品為主的私家收藏文化大觀園-明清園,是泰寧古城建築藝術和人文歷史的傳承與延伸,融合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建築格局和現代休閒文化產品的創意,將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建築和收藏品,融入泰寧的自然山水,形成獨特的文化旅遊景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